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:读懂中国航船的历史方位

发稿时间:2017-11-03 浏览次数:31


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,要努力“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”,看清发展中的矛盾转化、问题更迭,使各项工作与新时代的特点相符合


  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宏伟蓝图,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。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认为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这是中国发展“新的历史方位”;英国《卫报》指出,中国的新时代是志向远大的时代;德国学者感叹“世界上其他大国都没有这么长远清晰的规划,这让许多人感到震撼”。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要读懂中国航船的历史方位,可以从读懂中国发展遇到的新矛盾、新挑战入手。因为,所有航船,无不是在劈波斩浪中行进的。


  回望历史的航迹,从1956年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,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延续,再到今天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,深层次上是61年来经济建设与综合国力的逐步跃升,是人均名义GDP1955年的150元、1980年的463元提高到2016年的53974元,是恩格尔系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“贫困”、改革开放初期的“温饱”,降低到距离“富足”标准仅一步之遥的30.1%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得失、知进退,首先要搞清种种发展中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。


  “变”的一面主要指生产力水平质的飞跃。改革开放以来,尤其是最近五年来,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实现总体跃升。当下的中国不仅能解决好13亿人的衣食住用行,还见证了天宫、蛟龙、大飞机等的相继问世,下一步面对的将是“更平衡更充分”的发展需要,如医疗、教育、居住、养老、文化等的消费升级。而对“落后生产”的告别包括“生产力”也包括“生产关系”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从探索、建立走向完善、成熟,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让制度更加成熟、定型,从而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,更好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。


  “不变”的一面指的是历史阶段、基本国情与国际地位仍然没有根本改变。比如,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但人均GDP和人类发展指数仍排名90位左右,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,此外人口、资源、环境的硬约束仍然存在。同时,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风险依旧,自主创新与实体经济的短板尚未补全,一些重大改革部署“最后一公里”还没走完。时至今日,发展仍是硬道理,仍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,仍是我们干事创业的主战场。


  读懂中国航船所处方位,需要辩证地认识、实事求是地把握。应看到中国经济已从“高速增长”转向“高质量增长”,城乡、区域、收入“三大差距”亟待弥补,质量、效率、动力“三大变革”亟待实现,绿色科技、人工智能、生态保护等新蓝海亟待开拓,认识、适应新常态进入“主动引领、把握”的下半场,“三去一降一补”调控步入攻坚期又面临新情况……概而论之,不再唯GDP论英雄,不再突出翻番类目标,不是不要增长速度了,而是要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,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。


  “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,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”,当年毛泽东在《实践论》中形象批评思想跟不上实际的人。如今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就要努力“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”,看清发展航程中的矛盾转化、问题更迭,厘清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,有的放矢、精准施策、主动作为,改进各项工作使其与新时代特点相符合。当前发展的一道“关口”是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”,这是未来中国经济的总纲领,新发展理念贯彻得到不到位,就看这一关口能不能勇敢跨过。


  “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”,歇一歇、喘口气要不得,刻舟求剑、守株待兔也要不得。思想、认识与行动跟上中国航船的新方位,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聚焦到“新时代”“新矛盾”等重大论断上,把决策、改革、调控的科学性、前瞻性、预见性与十九大精神对表、调整、优化,在学懂、弄通、做实上下功夫,我们定能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理念落到实处,坚忍不拔、锲而不舍地推动中国发展行稳致远。

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2017110105 版)